杜绝大肠癌要趁“早”
医网摘要:专家称,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渐渐呈上升趋势。每年约有20多万新发病例,死亡率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4-5位。
大肠癌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三类人群特别需要做肠道检查
大肠癌为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其中直肠癌较常见,约占60%左右。专家强调,大肠癌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直肠癌最常见的症状是便血和大便习惯的改变,在发病的初期易被误诊为“痔疮”“肠炎”等。在定期体检的前提下,出现腹部和肛门周围的不适等症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肛肠外科就诊;凡遇粘液血便、大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肛门部坠胀不适等症状,除作粪便潜血试验外,均应做直肠指检,大多数直肠中下段的肿瘤可通过直肠指检发现,有疑症时须进行结肠镜检查。
什么样的人需要做肠道检查呢?有三类人群需要格外重视——
首先,有肠癌家族史、大便隐血、便血、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阑尾炎史、慢性胆囊炎史、精神刺激史等的人群是肠癌高发人群,需要格外重视肠道检查;
其次,40岁-60岁是肠癌的高发阶段,最好每年都能做一次肠道检查;
还有平时饮食偏辛辣刺激,好烟酒、喜夜宵,排便时间过久的人群也要格外当心,至少每3年做一次检查。
大肠癌发病因素是内外相互作用
减少过多脂肪、蛋白质摄入能预防
谈到大肠癌的发病原因,专家,大肠癌的病因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是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大肠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几方面。饮食因素方面,过多摄入高热量的动物脂肪和动物蛋白以及腌制、烟熏、油炸类食品,缺乏蔬菜及纤维素食品。体力活动方面,长期处于坐位静止状态,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会影响肠蠕动。遗传因素方面,至少15%的大肠癌患者有遗传倾向。疾病因素方面包括肠道慢性炎症、长期便秘、肠道息肉、腺瘤等。其他因素还包括肥胖、吸烟、精神创伤等。
专家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大肠癌非常有益。要合理膳食,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摄入过多脂肪,每天保证有新鲜蔬菜、水果及粗杂粮。改进烹饪方法,尽量少吃腌制、烟熏及油炸类食品,不吃霉变、烧焦的食物。戒烟限酒,避免使用过多的食品添加剂,避免食物和饮用水的污染。要增强体育锻炼,定期体检,及时治疗癌前病变,有家族遗传史的更应加强监测随访。此外,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李莎莎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86.com/zl/20120821/788798.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