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 > 妇科

女性,不轻言“糜烂”

医网摘要:长期以来,医学上将子宫颈外口变红现象称为“糜烂”,其实,该命名并不太恰当。

  “宫颈糜烂”对女性来说,可谓闻之“毛骨悚然”,不少女性从此被吓倒,整天被笼罩在“糜烂”的阴影下。

  下面的一个故事,可能大家都会心有感触。

  癌:“糜烂”的结局?

  娟娟是一位年轻妈妈,平素甚少生病。

  在一次妇科检查中,医生告诉她:“你的子宫颈有糜烂现象。”随即,医生为她作了宫颈刮片的防癌检查。

  “这怎么可能呢?我一向挺讲究卫生,作风正派,身体又没有什么不适,咋就子宫颈糜烂了呢?”娟娟一头雾水,一脸愁容,茶饭不思。

  在等待结果的日子里,她忧心忡忡,忐忑不安,尤其是想起单位里年仅34岁的同事,因宫颈糜烂合并早期宫颈癌而作了子宫全切,更是胆战心惊。

  她接连几天夜里都做噩梦,梦见下体溃烂、流脓,惨不忍睹。

  “糜烂”之名不恰当

  青春期以前,几乎所有女孩子的宫颈表面都是平滑的,呈浅粉红色,其表面由几层鳞状扁平上皮细胞覆盖。

  但青春发育期之后,受卵巢分泌性激素的影响,或婚后性生活的刺激,不少人的鳞状扁平上皮细胞渐渐被另一种细胞(柱状上皮细胞)所取代,而柱状上皮很“薄”,仅为一层细胞,其下方的微血管网就明显地露出来,看上去呈一片红色。

  长期以来,医学上将子宫颈外口变红现象称为“糜烂”,其实,该命名并不太恰当。

  因为上述情况下的宫颈外口呈红色,只是由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所决定的,大多数属正常生理现象。

  生过孩子的妇女,约一半以上都存在这种所谓的“糜烂”,但这并不意味着组织发生了糜烂变化,仅仅是宫颈表皮细胞改变而已。

  此外,在刚出生的女婴中,约1/3者宫颈也有“糜烂”现象,原因是女婴的宫颈受从母体“带过来”的性激素刺激所致。

  但随后,这种“糜烂”会渐渐自行消退。

  而迈进更年期门槛的妇女,随着卵巢衰竭,性激素分泌减少,宫颈表面红色外观会重新恢复到青春期前的浅粉红色,这样,宫颈“糜烂”就不治自愈了。

  不必忧虑,但要定期检查

  一周后,娟娟拿到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报告:轻度宫颈糜烂,涂片细胞检查正常。

  医生耐心地对她说:“轻度宫颈糜烂,但涂片检查正常,你又无任何不适症状,糜烂仅是组织上的一种良性改变,不必担忧,也无须治疗。”

  不过,已婚妇女最好每年作一次宫颈涂片检查,如若连续2~3年检查都正常,可每隔2~3年再检查一次,因为早期宫颈癌的子宫颈外表变化与宫颈糜烂十分相似。


责任编辑:xuanyuan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86.com/fk/20090223/83312.html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

-->
医网首页 | 就医指南 | 疾病大全 | 女性健康 | 男性健康 | 健康图库 | 母婴保健 | 健康新闻 | 两性保健 | 老人健康 | 专家问答 | 防辐射 | 生男生女 | 妊娠纹
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