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网首页|就医指南|疾病大全|女性保健|男性保健|图库|母婴保健|快讯|两性保健|老人|问答|妇科病|男科病|产科病|皮肤病|不孕不育
您当前的位置:医网 > 疾病大全 > 检查项目 >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同工酶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同工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又称谷丙转氨酶(GPT),主要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以肝细胞中含量最多。各种肝炎的急性期,药物中毒性肝细胞性坏死等疾病时,肝细胞酶大量释放入血中,使血清ALT活性显著增高,因此它是诊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肝病的重要指标。

您是否做过这个检查?
您认为这个检查有用吗?
  •  1  票  (100%)
  •  0  票  (0%)
  •  1  票  (100%)
  •  0  票  (0%)
正常值

酶测定温度37℃,底物溶液中不含P-5'-P成分。成人ALT为5~40U/L。近年文献报告的ALT参考值列于表1。 

临床意义

(1)病毒性肝炎隐性感染:血清ALT测定是在非选择性人群中筛选出无症状的病毒性肝炎隐性感染患者的常用指标,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尤其在献血者的选择方面,相当于参考值上限1.5倍的血清ALT升高可作为剔除可能感染肝炎(丙肝)的献血者的依据。在丙型肝炎感染的早期阶段,用干扰素治疗可以减轻肝组织学损伤,控制病情发展。此外,丙肝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向病人发出劝告忌饮酒,因后者可加重HCV感染者病情。因此早期发现HCV感染者具有重要意义。用病原学检测方法从普通人群中发现HCV感染者固然可靠,但花费太大,而较实用的方法是采用适当的筛选试验,筛选出高危人群,再进一步用特异性抗HCV抗体试验,如第二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CVEIA2.0)检测抗HCV抗体,阳性者确认为HCV感染。Lapane等的评价研究表明,血清ALT作为HCV筛选指标阳性预测率为34%,明显高于以包括社会侵入性危险因子(IV毒品史、与IV毒品者的性接触史等)和非社会侵入性危险因子(输血史、30~49岁年龄段以及男性等)在内的HCV感染危险因子为基础的数学预测方程等方法所预测的阳性率(14%~22%),预测的特异性(92%),也高于后者(74%~84%),只是所需费用比后者高1.1~1.7倍。(2)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典型病例在黄疸出现前1~2周血清ALT、AST活性即开始迅速升高,至黄疸出现后达峰值,并保持1~2周,此后即迅速下降,至黄疸出现后6~7周基本恢复正常。急性期血清ALT、AST的升降基本保持平行,ALT的增高幅度一般大于AST。不同类型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血清ALT演变规律不一。甲型肝炎血清ALT在达到高峰后下降较快,常在2~4周内降至正常。部分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后血清ALT缓慢上升,缓慢下降,降至100~200U/L左右常迁延一段时间,约需2~3个月更长时间才恢复正常。丙型肝炎病人ALT升高持续时间更长。如ALT活性长期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可能向慢性发展。也有一些轻型无黄疸型肝炎病人只有一过性ALT升高,短期内即恢复正常。急性肝炎时,血清ALT、AST升高幅度大致能反映肝细胞坏死程度,即ALT升高幅度一般与肝细胞损害程度相平行,如病情较严重的黄疸型肝炎血清ALT升高幅度一般比无黄疸型肝炎大。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完全如此。暴发型肝炎时,由于肝细胞广泛而严重的坏死,肝细胞浆内ALT已释放殆尽,加之ALT半衰期较短,导致血中酶活性逐渐降低,而血清胆红素(TBil)继续进行性升高,二者不再保持平行关系,出现所谓“酶胆分离”现象。(3)在慢活肝诊断中的意义: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患者血清ALT也都持续或无规律反复增高,增高幅度(多数比正常高3~5倍)一般大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CPH)(多数比正常高1~2倍)。血清ALT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的良好指标。赖炎卿等应用肝组织炎症活动性指数(Histologicalactivityindex,HAD,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切片进行复核,评分并与血清ALT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HAI(10.5~15分)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ALT异常升高(>40U/L)的比例19/28(67.9%)明显高于低HAI(0~10分)者(13/62,21.0%),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形态学定量研究也证明,血清ALT与肝小叶内炎症坏死程度及肝总坏死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肝实质面积成显著负相关。这些结果提示ALT异常升高可作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慢活肝,CAH)的诊断指标之一。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与肝HAI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别于乙肝。Haber等的临床评价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的ALT、AST值与慢性丙型肝炎HAI之间并无相关性,只是ALT、AST升高10倍(≥350U/L)时,与肝片状坏死相关。尽管肝活动性最小的慢迁肝血清ALT、AST(±s分别为110±71、57±34U/L),明显低于轻度或中度活动性的慢活肝(ALT、AST±s分别为256±211、123±88U/L),尽管慢活肝无片状坏死时血清ALT、AST(分别为133±84、73±47U/L)显著低于有片状坏死者(ALT、AST、分别为207±149、120±83U/L),但是,肝活动性不同的各组之间ALT、AST测定值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叠。Haber据此认为,转氨酶并不能预测慢性丙肝肝组织学状况,尽管ALT≥10倍升高提示有肝片状坏死存在。另一方面,丙肝患者血清ALT正常也不能排除肝可能存在活动性病变。Gholson等报道的303例丙肝患者,有50例(占16.5%)在做肝穿刺前至少6个月血清ALT、AST一直维持正常,但肝活检证实,其中15人为活动性肝炎。(4)在判断肝炎病毒复制和有无传染性中的意义:HBV核心抗原(HBcAg)是存在于HBV颗粒核心部分的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存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患者与HBsAg携带者的血清中,与DNA聚合酶密切相关,是HBV在体内复制的重要指标,也是提示血液有传染性的重要指标。临床观察到,血清ALT异常(≥46U/L)时,HBcAg阳性率(45%,n=92)显著高于ALT正常时HBcAg阳性率(33.3%,n=58)(P200U/L(正常值450U/L、>250U/L)比无肝损伤存在者大(25人血清ALT、AST全部分别450U/L,ALT>250U/L,应做腹部CT检查,以确定肝损害的存在和程度,血清转氨酶低于此值的病人存在肝损伤的危险性减少。在某些临床情况下,可出现血清ALT降低而不是升高。例如HBsAg和抗HCV阴性的血液透析(HD)病人血清ALT、AST活性(分别为9.2±2.4U/L、7.4U/L,n=304),明显低于正常成人(分别为22.7±5.4、18.0±4.0U/L,n=556)。HD病人血清ALT、AST降低原因尚不清楚,初步研究认为不是血清维生素B6缺乏所致,也有人认为,部分原因是由于作为这些转氨酶辅基的P-5'-P缺乏。某些药物也可引起ALT、AST活性降低。例如国内最早报道的中药五味子降转氨酶作用,后来有的实验证实,其对肝细胞内的ALT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近年Okumara等报道,抗癫痫药氯己烯酸(Vigabatrin)在体外也有对血清ALT的直接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由于其阻断ALT的天然底物L-丙氨酸在酶分子上的结合位点。其他多种疾病时,如心源性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全身感染性疾病(伤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酒精相关性肝病、中毒性肝病、败血症、肌病等,血清ALT、AST也可不同程度升高,说明ALT升高的特异性不高。肝功能指标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病原学检查资料综合分析,有助于这些肝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8)药源性肝病:许多药物可引起药源性肝病。据统计,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多达600多种。临床上以抗生素类(红霉素、四环素等)、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水杨酸盐等)、抗癌药(6-巯基嘌呤、环磷酰胺等)和抗结核药(异菸肼、利福平等)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损害多见。尽管药物性肝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变化较多,但急性药源性肝病最基本的改变是血清ALT活性的升高,只是根据肝损类型(肝细胞型、淤胆型和混合型)升高幅度不同。钱又宏等报道的41例急性药物性肝病多数为肝细胞损伤型(n=31),少数为胆汁淤滞型(n=8)和混合型(n=2),所有病例均有明显的肝功能(胆红素、ALT、AST、ALP等)异常,肝细胞损伤型ALT升高幅度(700~800U/L,最高达1500U/L)大于胆汁淤滞型(平均400U/L),且11例轻型肝细胞损伤型患者仅见ALT升高,无黄疸,症状较轻,可见ALT是药物性肝炎较灵敏的指标,结合其他肝功能指标,通过详细询问服药史,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在动物(大鼠)模型上证实,扑热息痛致肝损害时,肝细胞坏死程度与血清ALT、AST增高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0、0.79,n=24),提示血清转氨酶水平是评价扑热息痛中毒时肝坏死程度的可靠指标。有人建议,临床上用损肝药物治疗之前需做包括ALT在内的肝功检查,对肝功差的患者用药后作肝功跟踪检查,如发现ALT等升高,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或减小剂量,或中断用药。肝功正常患者应用损肝药物期间,也需要定期监测血清ALT等肝功能指标,以早期发现药物性肝损害。(9)血清ALT与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定义为体重(kg)/[身高(m)]2,作为体重指数。BMI与ALT等血清酶的关系已得到证实。Salvaggio等观察到男性和女性血清ALT、GGT以及男性AST、活性随BMI值增大而显著增高,但女性AST、与BMI关系不大(表2)。Amdt等的评价结果与此一致。Rarnesh等(1993)也证实,按BMI值高低,将252名健康献血者分为30(Ⅳ)kg/m24个组,血清ALT活性(U/L,几何均数)分别为23.6(n=37)、27.0(n=136)、37.7(n=67)和45.0(n=12),Ⅳ组ALT活性比BMI正常的Ⅰ组和Ⅱ组高分别高90.0%和66.6%,提示血清ALT活性随BMI值增大而逐渐增高。有鉴于此,在分析血清ALT、GGT等结果时,必须把BMI这一体重指数考虑进去。是否需要根据BMI制订正常参考值,也是值得考虑的。在判断ALT测定结果的临床意义时,还需考虑的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饮酒量等。

快速提问通道
分享到:
Copyright © 1996-2011 Ewsos. All Rights Reserved 医网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 service@ew86.com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医网无关。对于评价有异议及要求删除,请书面实名与我们联系。
医网_佛山网络警察网络报警平台 医网_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