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 > 小儿科

宝宝生病强行喂药 小心“治病”变“致病”

医网摘要:儿童在不配合的情况下,硬性被喂药,很容易造成误吸,若药物为颗粒状,灌入咽喉,轻者可引起呛咳;严重的导致气管异物,可压迫堵塞气管,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儿童在不配合的情况下,硬性被喂药,很容易造成误吸,若药物为颗粒状,灌入咽喉,轻者可引起呛咳;严重的导致气管异物,可压迫堵塞气管,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宝宝生病是件让人担心的事情。但是,如何给宝宝喂药,并让宝宝配合着把药吃下去,这更让家长们头痛。曾经,父辈的经验教给我们,宝宝小不吃药,家里人把宝宝抱住,夹在腋窝下,捏着鼻子,直接把药灌进嘴里,药是吃下去了,但宝宝不是呛着咳着,就是一番哭闹后又把药全吐出来了。那么,若现在仍采取这样强灌的喂药方式,是否会对宝宝好呢?这样会不会出现其他问题?

  专家表示,儿童在不配合的情况下,硬性被喂药,很容易造成误吸,若药物为颗粒状,灌入咽喉,轻者可引起呛咳;严重的导致气管异物,可压迫、堵塞气管,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若药液通过咽鼓管咽口反流入中耳内,还可引起中耳炎等耳部疾病。

  宝宝拉肚子,喂药不慎,药瓶碎片塞气管

  2岁的瑶瑶(化名)因气管异物,呼吸困难到医院就诊。接诊医生、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董玉礼教授通过检查,发现患儿气管内有玻璃碎片,因患儿在发现第一时间送医,异物取出,未造成其他伤害。

  瑶瑶母亲说,瑶瑶这两天拉肚子,不舒服一直哭闹,到医院开了药,见瑶瑶那么难受,想让瑶瑶吃了药好受点,就用勺子直接在药瓶里加水搅拌,一急力道加大,可能就弄出了碎片。喂药的时候,瑶瑶头动来动去,瑶瑶妈硬是固定住瑶瑶,把药喂了下去。吃完药,瑶瑶非但没停止哭闹,还呛咳了起来,咳得很利害,而且还咳出鲜血,脸都憋红了,张着嘴,呼吸困难,看着孩子不对劲,急忙把孩子抱到医院。若再晚点送医,孩子可能就危险了,瑶瑶妈一想起来就后怕。

  “对于儿童来说,尤其是1--3岁的幼儿,我们不建议给小儿喂药时采用强灌的方式,”董玉礼教授指出,因为幼儿易哭闹,若强行喂药,哭闹中,可能使药液误吸入气管,引起咳嗽,还可引起肺部气管、支气管感染;若药粒较大,误入气管,可使气管堵塞,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另外,幼儿不能辨别什么东西可食,什么东西不能放进嘴里,一旦家长疏忽照管,发现在一旁玩耍的孩子面色憋红,嗷嗷大哭,当事时,家长需弄清楚异物的性质、大小以及当时误吸时小儿的表现,以便给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幼儿误吸入异物后,随着剧烈阵咳后会逐渐安静,这时家长不要随意改动患儿体位,以免异物移位,产生窒息的危险。若幼儿误吸入的异物体积较大且带有棱角,应及时到临近的医院就医,若异物穿破食管、气管,损伤到邻近器官,还可发生食管炎、食管周围脓肿、食管气管瘘、气胸等,甚至发生严重的大出血,或有致命的可能。

  捏着鼻子灌药水,或可引发中耳炎

  此外,捏着鼻子,强行给宝宝灌药,还可能产生另一个弊病,那就是使咽鼓管(连接鼻咽部与耳部的通道)咽口打开,药液通过咽鼓管咽口,流入中耳鼓室,引发中耳炎。

  因此,专家提醒家长,在给宝宝喂药时,要有耐心,尽量分散宝宝的注意力,或把药粒磨碎后混入稀饭或米糊里,哄着宝宝服下。若在喂药过程中,出现宝宝呛咳不止,哭闹不休,或不停搔耳等情况时,应及时到专科医院检查就医。


责任编辑:大巫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86.com/rk/20110912/391466.html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

-->
医网首页 | 就医指南 | 疾病大全 | 女性健康 | 男性健康 | 健康图库 | 母婴保健 | 健康新闻 | 两性保健 | 老人健康 | 专家问答 | 防辐射 | 生男生女 | 妊娠纹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_医网_医疗门户网站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有误。
2.如果您不能确认您输入的网址,请进入 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医网为您准备精彩内容,希望您能喜欢
就医指南 疾病大全同时上线!
是谁拉响了你的“白带警报”
参与用户调查 医网大礼抱回家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