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 > 肾病

警惕药物伤害宝宝的肾

医网摘要:肾病综合征发病年龄多见于3~6岁的幼儿,且男孩多于女孩,其病因不详,易复发和迁延,病程长。患肾病综合征的幼儿在病情稳定期可以上幼儿园,只要幼儿园加强对患儿的护理,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康复。

肾病综合征发病年龄多见于3~6岁的幼儿,且男孩多于女孩,其病因不详,易复发和迁延,病程长。患肾病综合征的幼儿在病情稳定期可以上幼儿园,只要幼儿园加强对患儿的护理,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康复。

用药:患儿在病情稳定期,一般都还需要用药。老师和保健医师应每日检查孩子的服药情况。由于患儿一般都要服用利尿的激素类药,孩子尿量增加,需要教师特别关注,上课或活动时及时提醒幼儿去上厕所,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该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特征为全身明显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简称“肾病”。

病因可分:

(1)原发性肾病:与机能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单纯性肾病--常见类型,2~7 岁多见。除肾病症状外,不伴有镜检血尿或高血压,肾活检90%以上属微小病变型。

肾炎性肾病--7 岁以上儿童多见。除肾病症状外,伴有镜检血尿,或高血压,肾活检除微少病变外,有增殖性变型,膜性增殖型、硬化型。

(2)继发性肾病:继发于疟疾、蚊咬伤、红斑性狼疮、过敏性紫癜、金属或药物中毒等。

(3)先天性肾病:较少见,起于婴儿期。

近些年来,随着儿科临床用药种类的增加,有关儿童使用药物后出现药源性肾损害的病例屡见报道,且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出现儿童药源性肾病后,小儿肾病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主要有:单纯性的血尿(最多见)、单纯性蛋白尿、血尿和蛋白尿混合型以及急性肾功能不全。这些不同表现的儿童肾脏损害均可由不同的药物导致,分别表现为:

引起肾病患儿出现单纯性血尿的药物 有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和解热镇痛抗炎药。小儿肾病患者一般在用药1周后发病,表现为肉眼可见的单纯性血尿;

引起肾病患儿出现单纯性蛋白尿的药物 主要由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为主,水肿不明显,常不易被发现,以致误诊、漏诊;

引起肾病患儿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表现的药物 主要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高血压、水肿,肾功能检查有中度以上改变。

肾病科热文推荐:

一颗止痛药 竟吃出血尿

乱补肾 小心成为“废”男

肾炎患者性生活要“补课”

贫血 或为肾癌“信号兵”

拿什么拯救残余肾功能?

肾结石不开刀也能治?

更多热点文章:医网肾病科


责任编辑:eandc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86.com/sb/20100816/98514.html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

-->
医网首页 | 就医指南 | 疾病大全 | 女性健康 | 男性健康 | 健康图库 | 母婴保健 | 健康新闻 | 两性保健 | 老人健康 | 专家问答 | 防辐射 | 生男生女 | 妊娠纹
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