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 > 心脑血管病

80例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医网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续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在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但由于近年来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中青年AMI患者有上升趋势。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续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在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但由于近年来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中青年AMI患者有上升趋势。我院2002年3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年龄≤40岁的中青年AMI患者80例。通过静脉溶栓、止痛、镇静、吸氧、扩冠等相应治疗,均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0例患者中,男性69例,女性11例;年龄28~40岁,平均35.2岁。诊断符合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且资料完整。其中,前壁心肌梗死60例,正后壁心肌梗死14例,侧壁心肌梗死6例。80例患者中,有明显发病诱因者64例,其中,44例为过度疲劳或者情绪紧张,14例为饱餐,6例为饮酒。80例均表现出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即心前区剧烈疼痛。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2.1.1 一般心理护理由于本组患者年龄轻、生活阅历及对待疾病的认识不同,护士根据患者的不同心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要为患者提供安静、安全、清洁、舒适的治疗环境,对患者的个人隐私要注意保护,以减少环境对患者的恶性刺激[1]。

  2.1.2 特殊心理护理当患者出现郁郁寡欢、自暴自弃、精神颓废时,护士应给予人文关怀,鼓励患者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谈话时尽量避免使用过激的语句,以免引起一过性心肌缺血表现[2]。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缺乏充分的认识,不注意休息,症状一缓解就急着出院,因此,要使患者明白加强休息和彻底治疗的重要性,改变观念,主动配合治疗。

  2.2 心绞痛的观察护理

  最典型的临床症状为心前区剧烈疼痛。发现不明原因的心前区疼痛患者,应认真分析,及时做心电图,通知医生,立即吸氧、备各种抢救药物及器械、嘱咐患者不要紧张,遵医嘱迅速给予止痛剂和镇静剂。同时应用硝酸甘油静点或舌下含服,尽快解除疼痛,以防因疼痛而致血压下降,诱发休克及心律失常。护士细心、冷静、动作敏捷,给患者以安全感。


责任编辑:李杏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86.com/xnxg/20110317/355867.html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

-->
医网首页 | 就医指南 | 疾病大全 | 女性健康 | 男性健康 | 健康图库 | 母婴保健 | 健康新闻 | 两性保健 | 老人健康 | 专家问答 | 防辐射 | 生男生女 | 妊娠纹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_医网_医疗门户网站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有误。
2.如果您不能确认您输入的网址,请进入 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医网为您准备精彩内容,希望您能喜欢
就医指南 疾病大全同时上线!
是谁拉响了你的“白带警报”
参与用户调查 医网大礼抱回家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