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的的的非药物治疗
医网摘要:正常人的心律是窦性心律,安静时心率60~100次/分;情绪激动或活动时心率可以增加到160次/分,节律匀齐,有些人可以出现异常性的心动过速
正常人的心律是窦性心律,安静时心率60~100次/分;情绪激动或活动时心率可以增加到160次/分,节律匀齐,有些人可以出现异常性的心动过速,表现为①突然发作;突然终止;②病人感到突然出现心慌、胸闷、气短、乏力,有时出现大汗淋漓,低血压,引起头晕甚至晕倒;③心率往往大于160次/分;④反复频繁的发作且病史较长者可以出现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的表现,称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但这种心肌病变是可逆的;即心动过速治愈后心脏的大小能恢复正常;⑤有些病人出现心律不齐,脉率不均匀,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和工作。这些病症医学上统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它们包括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如:预激综合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如:房室节双径路)、室性心动过速。
以往治疗这类心律失常主要靠药物,另外少数特殊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通过外科开胸手术得以根治。长期的医疗实践证明,这些心律失常用药物控制往往不尽如人意,药物治疗仅能缓解症状,预防及减少心动过速发作的频度和程度,并不能治愈这种疾病,另外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副作用,有的还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再者,长期服药也给病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及经济上的负担;外科开胸手术虽可根治少数心律失常,但手术创伤大,费用高,病人不易接受;现几乎被射频消融所取代。
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手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近十年的实践及完善,现已成为治愈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其优点是:①创伤轻微,手术过程只需局部麻醉,病人术后4~8小时即可下床活动,第3天即可出院,一周内可恢复正常工作。②成功率高达80~95%;某些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有经验的介入中心成功率更高;复发率约为1~2%;且复发病例可以通过再次手术达到根治目的。③费用不高,一般家庭都能承受。近年来,这项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由于我国病人总数多,所以在手术熟练程度及部分病种的成功率方面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射频消融的原理和过程是:手术在导管室进行。病人平卧,局部麻醉后,医生经病人的颈部及双侧大腿根部进行血管穿刺来置入导管,这个过程相当于静脉输液时的扎针过程,疼痛轻微,不需做皮肤切口及缝合。在X线透视下将电极导管推送至心脏的特定位;通过一系列严密的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的发作机制及维持心动过速的关键部位;通过电极导管将能量(射频电流)引入到心脏的病变处,通过定量施放能量消融掉病灶(折返环及异位兴奋灶)达到治疗的目的;因常用的能量是射频电能,所以这种手术常被称作射频消融。射频电流频率很高,对肌肉及神经无刺激作用;消融放电过程中病人仅有温热的感觉,并无疼痛感。手术结束后拔除导管;压迫数分钟既可止血;整个手术过程需时约30~90分钟,病人一直处于清醒状态,可以和手术者交流感受。
目前射频消融已经广泛用于各种心动过速的治疗,手术安全、成功率高,可以起到根治的作用。
责任编辑:李杏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86.com/xnxg/20110320/356484.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