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脉络膜的方方面面
医网摘要:
脉络膜在视网膜和巩膜之间,含有丰富血管和色素细胞,对外力冲击的耐受性较视网膜差,当眼球受到从前面来的外力的冲击作用通过玻璃体传到后极部时,坚硬的巩膜在其外面又有抵抗作用,使脉络膜在内外两种作用夹攻下而发生破裂和出血。
脉络膜呈暗褐色,围绕视神经乳头部有照膜,为青绿色带金属光泽的三角形区。 脉络膜
眼球中膜的后2/3处的薄膜,由纤维组织、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组成,软而薄,棕红色,在巩膜和视网膜之间,续连于睫状体后方,脉络膜的血循环营养视网膜外层,其含有的丰富色素起遮光暗房作用。主要功能是营养视网膜外层及玻璃体,并有遮光作用,使反射的物象清楚。 同时对人的视觉系统起保护作用,对整个视觉神经有调节作用。续连于睫状体后方,含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有营养和遮光作用。
位置
脉络膜包围整个眼球的后部,前起于锯齿缘,和睫状体扁平部相连,后止于视盘周围。脉络膜和巩膜联系疏松,二者之间存有潜在性间隙叫脉络膜上腔;但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则连接紧密。
编辑本段结构
是眼球血管膜(中膜)的后部。脉络膜贴在巩膜的内面,自视神经乳头开始到睫状体的锯齿缘上,占眼球壁中层后部的5/6,呈黑褐色,富有血管和色素,有供给眼球营养和隔光的作用。其组织结构分为四层,脉络膜上层、血管层、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和玻璃膜。
由外向内分为5层:
1、脉络膜上腔:由结缔组织细束和巩膜连接,含有弹力纤维、色素细胞和平滑肌纤维等。睫状后长、后短动脉及睫状神经均由此穿过。
2、大血管层:由动脉和互相吻合的静脉构成,各血管之间有色素细胞和少量平滑肌纤维。这层的动脉主要由睫状后动脉分支。
3、中血管层:与大血管层间无明显分界,仅血管逐渐变细。黄斑部无大血管层,仅有排列较紧密的中血管层。本层色素较少。
4、毛细血管层:为一层毛细血管,无色素。
5、玻璃膜:在视乳头附近厚2~4微米,向周边部变薄,仅厚1~2微米。位于视网膜和脉络膜之间。光镜观察可分为内外两层:内为表皮层,即色素上皮基底膜,外为弹力层。
电镜观察可分为5层:自内而外依次为:色素上皮基底膜、内胶原带、弹力层、外胶原带、脉络膜毛细血管基底膜。
生理特点
(1)富有血管,起着营养视网膜外层、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的作用。由于流量大、流速较慢、病原体在此处易滞留,造成脉络膜疾病。脉络膜毛细血管壁有许多小孔,荧光血管造影时,荧光素可以从其管壁漏出。
(2)含有丰富的色素,有遮光作用。
责任编辑:李杏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86.com/yb/20110108/339576.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