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人群如何预防肝癌?
医网摘要:肝癌是危及人生命的常见病,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肝脏隐匿在上腹深部,外有肋骨为其屏障,故肿大早期不易发现;另外,肝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早期常无症状,这也给肝癌的早期诊断带采一定的困难。然而,一旦肝癌的症状出现,常常已属晚期,这时治疗效果欠佳,所以,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在无症状的人群中发现早期病例,对控制肝癌的病死率有现实的意义。
中国肝癌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二位。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肝癌人数30万人,而每年肝癌死亡人数11万,是全球肝癌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肝癌理应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作为肝癌诊治第一线的临床医生,笔者却深刻地感受到有关肝癌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等知识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
肝癌是危及人生命的常见病,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肝脏隐匿在上腹深部,外有肋骨为其屏障,故肿大早期不易发现;另外,肝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早期常无症状,这也给肝癌的早期诊断带采一定的困难。然而,一旦肝癌的症状出现,常常已属晚期,这时治疗效果欠佳,所以,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在无症状的人群中发现早期病例,对控制肝癌的病死率有现实的意义。
肝癌早期诊断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肝癌的普查。过去,早期肝癌仅偶尔在上腹手术时能发现,自70年代以来,我国提倡肝癌普查后,发现了很多早期肝癌患者。有资料报道,在肝癌普查发现的病例中属于临床肝癌(指无症状和体征的肝癌)者占83.6%;属“小肝癌”(最大直径小于5厘米的肝癌)者占53%;单个癌结者占58%;癌周包膜完整的占58.6%;无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的占97.7%。而上述情况发病后临床诊断的病例则分别为0%、13.1%、23%、38.4%及42.7%。两者差异十分显著,充分说明了肝癌普查确可早期发现肝癌病例。
肝癌普查最直接的效果是增加了病人手术切除的机会。肝癌普查所检出的病例由于多属早期,癌体积较小,常可作局部切除。由于切除的肝量较小,即使合并一定程度的肝硬变患者亦较易耐受。早期肝癌常有较完整的包膜,肝内播散发生的机会少,因此,普查发现的病例手术切除的机会明显增多。
由于能作手术切除的病例增多,从总体上使肝癌病人的预后明显改善。据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的资料显示,直径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根治性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达72.9%,小于2厘米的肝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达86.4%,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由于能切除的病例多;故普查发现病例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发病后临床诊断病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8.6%和5.6%。
经普查发现并获根治性切除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66.7%。上述资料证明,普查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有重大意义。
去年,国内肝癌诊治领域的60多位着名专家修订并通过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对肝癌的诊治等方面做出了权威的解释。
什么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35岁以上具有乙肝病毒和(或)丙肝病毒感染的男性人群,是肝癌的高危人群。此概念包含三部分内容:
第一,目前肝癌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而临床上也偶见30岁以下的青年肝癌患者。
第二,在中国,95%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感染背景,10%有丙肝病毒感染背景,其中部分患者乙肝和丙肝重叠感染。值得一提的是,不论肝炎患者平时肝功能是否正常,都属于此高危人群范畴。
第三,中国肝癌患者男女比例为3~5:1,可见肝癌对男性患者的威胁较大。因此,符合以上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体检,以期达到早诊早治的目的。
责任编辑:易美华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86.com/zl/20120208/536661.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