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 如何调整心态?
医网摘要: 高考结束与高校录取前这段时间,通常是考生心灵的“真空期”,也就是“后高考心理”期。这段时间,考生往往会出现无聊、焦虑自责、绝望、迷茫、放纵等心理。
接纳现实 把握自己未来
问:我高考后分数不是很理想,可能会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我变得情绪低落、少言寡语,有意无意地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语,甚至闭门不出,不愿见同学,不愿见亲友,连球赛也不看了,爸爸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该怎么办?
答:这类考生的表现是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自怨自责,很容易走入心理误区,甚至由于性格突变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严重的会出现轻生念头,甚至采取轻生行为。
建议:高考后这段时间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一定要及时捕捉、梳理高考学子的情绪,对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调节,防患于未然,别让高考成为许多人生命中的苦痛与梦魇。
考生方面:首先考生不要停留在过去的考试情景中,要回归到当前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正确认知。当高考已成往事,自觉接纳,考不好的考生要有落榜的心理准备,条条道路通罗马,高考也不是人生唯一一条道路。不管对或错,重新开始。不能因为一次失误,就放弃了其他许多条道路。
第二要正视自己的情绪,当出现负面情绪时,也不要害怕,及时进行调节。如找家长或好朋友沟通倾诉,或参加一些有益的运动来舒缓情绪。当然,也可以通过找专业心理老师,正确疏导。
家长方面:
1、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对于那些考不好或平时学习成绩就不好的孩子不要过多指责。要尽力保持正常状态。既不要冷淡也不要过分殷切,否则,容易对考生形成一种负面暗示,给考生增加心理压力。
2、多与孩子沟通,高考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心灵健康、快乐成长应该说更重要。
3、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并做出正确的引导,陪伴孩子平安度过这段等待期。一旦发现孩子情绪低落、烦躁等异常情况出现,家长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疏导,严重的话要寻求专业机构帮助。
问:高考分数已经下来了,我一直忐忑不安,自己分数不错,应该可以上个不错的学校,但我又很担心自己万一失利,我实在心中没底,加上家长和亲戚不断出主意,让我越发焦虑、烦躁,严重的时候晚上还会失眠,我该怎么度过这段难熬的时光?
答:这是一种常见的考后焦虑型心理,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这种患得患失的状况,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考生,他们的期待值比较高,但在等待的日子里,这种不确定性让考生更加焦虑,这种焦虑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弱的考生,还会继续加重。比如有些高考学子会出现由焦虑到失眠,再从失眠到焦虑再到抑郁……因此,及时调节考后焦虑情绪显得特别重要。
建议:
1、在得知真实分数后,对分数、自己和未来要正确认知。
2、勇敢面对现实,自觉接纳现实,将自己心态调适到顺其自然,积极进取。
3、要学会自我放松,分散注意力,比如可以听音乐、打球,与好友结伴做一些户外运动,找同学好友倾吐自己心中的烦恼等等。
4、考生家人也不要做过多的盘问,当考生出现情绪低落、心情郁闷等现象时,要尽力保持正常状态,既不要冷淡也不要过分殷切,以免给考生增加心理压力。
责任编辑:何丽丽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86.com/tjbj/20110625/374061.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