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 > 心脑血管病

肾实质性高血压治疗进展

医网摘要:由各种肾实质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统称肾实质性高血压,其发病率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占第一位,为常见疾病。 该文章转载自中国健康世界网:http://www.39world.com/gaoxueya/0FE452007945.html

  由各种肾实质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统称肾实质性高血压,其发病率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占第一位,为常见疾病。与同等水平的原发性高血压比较,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眼底病变更重,心血管并发症更多,更易进展成恶性高血压,所以,肾实质性高血压预后比原发性高血压差。而且,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肾实质性高血压又将反过来危害肾脏,加速肾实质疾病(尤其是慢性肾小球疾病)进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肾实质性高血压必须积极治疗。

  近年,在如何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已出现一些新概念,尤其在如何降压才能最有效地保护靶器官肾脏上已澄清一些问题,下文将作一介绍。

  一、为有效保护肾脏应将血压降到什么程度?

  传统的观点是将血压降达140/90mmHg即可,认为血压降得过低会减少心、脑及肾脏血流灌注,影响这些重要脏器功能。但是,近年这一观点在心血管及肾脏病领域都已受到挑战,不少肾脏病学者已进行了各种临床试验对其重新审视,其中,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领导的MDRD(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试验研究成果尤其引人注目。

  该协作组进行了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临床对照观察,比较了不同降压目标值对延缓肾脏病病人肾损害进展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认定:对于尿蛋白超过1g/d(尤其出现大量蛋白尿)的肾脏病病人,平均动脉压(MAP)必须严格控制达92mmHg才能有效延缓肾损害进展,而且,在相同MAP水平上,降低收缩压(及脉压)比降低舒张压更重要。因此MDRD协作组推荐尿蛋白超过1g/d的病人应将血压控制达125/75mmHg。

  至于,尿蛋白少于1g/d的肾脏病病人,肾实质性高血压应降到什么程度?MDRD试验未结论。但是在MDRD试验中,尿蛋白少于1g/d的病人MAP被降到92mmHg与降到97mmHg预后无异。因此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高血压治疗指南”(1999WHO/ISH指南)推荐此组病人应将MAP降至97mmHg(血压130/80mmHg)。

  MDRD试验还对肾实质性高血压病人MAP控制达上述水平后安全性做了研究。该降压目标值不但对肾脏病有益,而且对并存的冠心病也很安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并未增加任何心血管事件。但是,该降压目标值对并存的脑血管疾病安全度如何?MDRD试验未做报道。

  二、为有效保护肾脏应选用哪些降压药物?

  从保护不同的靶器官(心、脑、肾)出发,可能首选的降血压药物有所不同,下文将简介几种适于肾实质高血压治疗、能有效保护肾脏的药物。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现已公认在全部降压药中,ACEI是保护肾脏最有效的药物,对具有大量蛋白尿的肾脏病及糖尿病肾病,其延缓肾损害进展疗效尤显著。因此,肾实质性高血压应首选ACEI治疗。

  1. ACEI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时的保护肾脏机理 该类药能通过两种效应延缓肾损害进展,即血液动力学效应及非血液动力学效应。血液动力学效应是指改善肾小球内“三高”(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而发挥的效应:① ACEI能从血管阻力及血容量两方面有效地降低系统高血压,系统高血压降低即能间接改善肾小球内“三高”。② ACEI还能扩张肾小球出、入球小动脉,且扩张出球小动脉作用强于扩张入球小动脉,故又能直接使肾小球内“三高” 降低。早在80年代初即已证实,肾小球内“三高”能加速残存肾单位的肾小球硬化,所以降低球内“三高”即能有效延缓肾损害进展。

  非血液动力学效应是指减少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ECM)蓄积而起的效应:①血管紧张素Ⅱ(AⅡ)能刺激肾小球细胞合成ECM,ACEI阻断了AⅡ产生,故能减少ECM生成。②AⅡ还能刺激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生成,故能使纤溶酶原转换成纤溶酶减少,进而使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产生减少,纤溶酶及MMP都具有降解ECM作用,故AⅡ能通过上述机制减少ECM降解,ACEI阻断了AⅡ生成,即有利ECM降解。所以,ACEI能减少肾小球内ECM蓄积,减慢肾小球硬化进展。

  有作者把降低系统高血压进而改善肾小球内“三高”延缓肾损害进展的机制称为“血压依赖性效应”,而把与降低系统高血压无关的其它作用机制(如直接扩张出球小动脉作用及减少ECM蓄积作用)称做“非血压依赖性效应”。虽然全部降压药均具有血压依赖性肾脏保护效应,但是其中多数却无非血压依赖性效应,因此ACEI在所有降压药中肾脏保护作用最显著。

  2. 应用ACEI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时的注意事项

  肾功能不全病人,当血清肌酐(SCr)﹤265~354μmol/L(3~4mg/dl)时可应用ACEI降血压及保护肾功能,但是必须密切监测血钾及SCr。用ACEI后由于醛固酮生成减少,血钾可能增高,加之肾功能不全肾脏排钾障碍,故易发生高血钾症;另外,用ACEI后,正如前叙,由于其扩张出球小动脉作用强于扩张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滤过率会减低,对已经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的病人,SCr即会增高。所以,用药后、尤其用药初必须认真监测血钾及SCr变化。

  一旦出现SCr增高,还需认真区分其为正常或异常反应:若增幅不超过50%,且不停药能在两周内复原者,为正常药物反应,不应停用ACEI;但是,如果SCr增幅超过50%,或绝对值超过133μmol/L(1.5mg/dl),服药两周未见下降时,即为异常药物反应,应及时停用ACEI。此异常反应往往出现在肾脏缺血时(如肾脏病人过度利尿导致脱水,肾病综合征高度水肿有效血容量不足,并发冠心病心衰左心博出量减少等),由于肾脏血流灌注减少,为维持足够肾小球滤过率,就必须使出球小动脉收缩,该处血管收缩主要靠AⅡ发挥作用,用ACEI后,AⅡ生成减少,出球小动脉扩张,破坏了这一代偿机制,肾小球滤过率即显著下降,SCr明显升高。肾小球血液动力学的这一异常反应,在及时停用ACEI后一般均可恢复。当SCr恢复至原水平,且肾缺血也被纠正后,为控制系统高血压及保护肾脏仍可再用ACEI。

  肾功能不全严重至SCr﹥354μmol/L(4mg/dl)时应禁用ACEI。因为此时残存肾小球已甚少,高滤过已是其必不可缺的代偿机制,ACEI破坏此代偿SCr就必将迅速升高;而且,肾功能损害至如此严重时,用ACEI也极易诱发高血钾。当然,如果病人已发展至终末肾衰竭进入透析后,为了控制高血压又可应用ACEI,因为,此时已无必要再担心ACEI对残存肾小球的不良影响,而且高血钾症也很易被透析防治。

  3. 应用ACEI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时具体选药原则

  ACEI类药物现有20余种,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时应如何选用?有两条原则可供参考:①应选用对肾组织渗透力高的药物,如苯那普利(benazepril)及雷米普利(ramipril)。对肾组织渗透力高才能最有效地抑制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发挥最大治疗效益。②宜选择肾脏及肾外双通道排泄的药物。肾实质性高血压病人常有肾功能不全,此时药物若仅能从肾脏排泄则易蓄积而增加副作用,故宜选用双通道(如肾脏及肝胆)排泄者。ACEI中福辛普利(fosinopril)从胆汁排泄量最大,肾功能衰竭也毋需调整剂量,而苯那普利及雷米普利也能部分从胆汁排泄,肌酐清除率﹤30ml/min才需减量,均为较好的双通道排泄药物。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1RA)

  AⅡ具有至少4种受体(AT1R、AT2R、AT3R、AT4R),其中致病效应主要通过AT1R介导。90年代已有多种AT1RA问世,我国已上市氯沙坦(losartan)及缬沙坦(vasartan),并即将上市伊贝沙坦(irbesartan)。这些AT1R都主要从胆汁排泄,因此至终末肾衰竭(肌酐清除率﹤10ml/min)前临床用药毋需减量。 理论上讲,该类药很可能具有ACEI类似疗效,且比ACEI有如下优点:①作用不受ACE基因多态性影响;②也能抑制非ACE催化产生的AⅡ的各种效应;③无ACEI诱发咳嗽副作用(ACEI通过抑制激肽酶而使体内缓激肽及前列腺素增多,刺激呼吸道咳嗽)。而且,在对肾脏作用上,AT1RA也有如下两点与ACEI不同:①其扩张出球小动脉作用无ACEI明显,因此,肾功能不全病人服药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SCr上升往往比ACEI轻。②其抑制肾小管排钾作用比ACEI弱,故服药后诱发高血钾症也比ACEI少。这些优越性使其在肾实质性高血压治疗上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三)钙通道阻滞剂(CCB)

  CCB治疗系统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疗效早已肯定,但是该类药中双氢吡啶类CCB在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时,对肾脏的作用多年来却存在严重争论。双氢吡啶类CCB同ACEI类似,除能降低系统高血压外,对肾小球血液动力学也有直接作用,但是,它对后者的作用却正好与ACEI相反,是扩张入球小动脉强于扩张出球小动脉。因此有学者认为,双氢吡啶类CCB虽能降低系统高血压,但它同时扩张入球小动脉,故而肾小球内“三高”不但不能降低,反而可能增加,对保护肾脏不利。这一观点主要来自于某些动物试验,但是另一些动物试验对其并不支持,因此一直存在争论。

  近年一些临床研究结果似乎已能对此争论进行澄清。用双氢吡啶类CCB治疗肾实质性(主要是肾小球疾病)高血压时,对肾脏有无保护作用关键要看能否将系统高血压控制到目标值。试验证明,只要把系统高血压降达目标值,双氢吡啶类CCB肯定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此时该药降低血压的效益已能克服其扩张入球小动脉的弊端,而使肾小球内“三高”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得到改善。所以,用双氢吡啶类CCB时,严格控制高血压达目标值极重要。

  此外,双氢吡啶类CCB的非血液动力学的肾脏保护作用,近年也同样受到了重视。已有报道,该类药能减轻肾脏肥大,减少系膜组织对大分子物质捕获,拮抗生长因子有丝分裂反应,抑制自由基形成,增加一氧化氮生成,改善线粒体钙负荷及降低残存肾单位高代谢等,它们都可能对保护病肾有益。 现在,不但肯定了双氢吡啶类CCB的肾脏保护作用,而且提倡在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时将ACEI与其合用,两药配伍的降压及肾脏保护效应均可能优于ACEI单独应用。肾功能不全病人服用此类药时毋需调节剂量。

  (四)其他降血压药物

  已证实现代常用的其它降压药,如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等,都具有血压依赖性肾脏保护效应,使用这些药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时,只要把系统高血压降达目标值,均能减低肾小球内“三高”,延缓肾损害进展。但是,至今尚未发现这些药物具有非血压依赖性肾脏保护效应。所以,当肾实质性高血压病人应用ACEI(或AT1RA)及CCB仍不能有效控制血压时,可选择这些药物配伍治疗。


责任编辑:李杏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86.com/xnxg/20110314/354999.html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

-->
医网首页 | 就医指南 | 疾病大全 | 女性健康 | 男性健康 | 健康图库 | 母婴保健 | 健康新闻 | 两性保健 | 老人健康 | 专家问答 | 防辐射 | 生男生女 | 妊娠纹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_医网_医疗门户网站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有误。
2.如果您不能确认您输入的网址,请进入 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医网为您准备精彩内容,希望您能喜欢
就医指南 疾病大全同时上线!
是谁拉响了你的“白带警报”
参与用户调查 医网大礼抱回家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