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 > 心脑血管病

31例非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分析

医网摘要:除急性心肌梗死外,多种病因都可能引起ST段抬高,临床医师遇到ST段抬高时,应行动态观察心肌酶学、心电图并结合心脏超声、冠脉造影等辅助检查,及时做出诊断和处理。避免误诊误治。

  ST段为心室除极终了到心室复极开始的电位变化,正常位于等电位线上。其ST段抬高,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也可见于非冠心病者。如能正确判断与识别,并给予恰当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6年3月间收治的ST段抬高型非急性心肌梗死的31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变异型心绞痛  本组3例,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56~64岁。因反复发作性胸痛1~3天入院。均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病。持续10~30min自行缓解。发作时心电图Ⅱ、Ⅲ、aVF或V1~4导联ST段抬高0.2~0.5mV。胸痛缓解后ST段恢复到基线。3例心肌酶谱均正常,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近段或中段局限性狭窄50%~70%。临床诊断:变异型心绞痛。

  1.2  急性心包炎  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22~45岁。因心前区疼痛1~7d入院。查心电图示ST段在Ⅰ、Ⅱ、Ⅲ、aVF导联抬高0.1~0.2mV,V1~5导联抬高0.1~0.3mV。心肌酶谱均正常。心脏多普勒:前心包可见约8~15mm液性暗区,后心包可见10~25mm液性暗区。分别诊断为急性结核性心包炎3例,非特异性心包炎2例,尿毒症性心包炎1例,肿瘤性心包炎1例。

  1.3  室壁瘤  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55~65岁。均因反复左胸痛1~3个月就诊。既往有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史6~12个月。ST段在V1~6导联抬高0.3~0.5mV,动态检测心肌酶谱连续3天均正常。心脏超声:左心室前外侧壁反常收缩,在收缩期局限性膨出,室壁变薄,局限性扩张。临床诊断:左室室壁瘤。

  1.4  心肌病  本组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40~55岁之间。均因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入院。心肌酶谱均正常。4例ST段在V1~4导联抬高0.2~0.3mV。心脏超声:全心增大,以左室增大为主,左室壁变薄,心腔扩大。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2例ST段在V1~3导联分别抬高0.1~0.2mV。心脏超声:心肌不对称性局部增厚,以室间隔最明显,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1.3,左室流出道狭窄<18mm,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左室腔小。临床诊断: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1.5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26~38岁。分别因心前区疼痛3~7d伴发热入院。Ⅱ、Ⅲ、aVF导联呈Qr型,ST段抬高0.2mV。心肌酶谱均显著升高。入院后均行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临床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1.6  急性肺栓塞  本组1例,男性,年龄54岁。因突发胸痛3h入院,心电图示ST段在V1~3、V3R~4R、Ⅱ、Ⅲ、aVF导联抬高0.2~0.3mV。心肌酶谱正常,D-二聚体显著升高。冠脉造影正常,肺动脉造影示左肺动脉干栓塞。临床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

  1.7  早期复极综合征  本组7例,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7~34岁。ST段在肢导联抬高0.10~0.20mV,胸导联ST段抬高0.2~0.30mV。心脏超声及心肌酶谱均正常。临床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

  2  讨论

  ST段抬高除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外,还可见于上述诸多疾病。患者大多因胸痛、胸闷等症状就诊,心电图示ST段抬高。此时,极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但经心肌酶学、心脏多普勒及冠脉造影等检查便可确诊。故于今年10月全球统一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新标准,确立了1+1方案。下面就其临床特点及ST段抬高的机制分析如下。

  2.1  变异型心绞痛  特点是发作时心电图有关导联ST段抬高,与之相对应的导联则ST段压低,发作缓解后抬高的ST段可迅速恢复正常。心肌酶学及肌钙蛋白正常,可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其发作由冠状动脉痉挛所致。

  2.2  急性心包炎  当心包炎症波及心外膜下心肌导致心室肌复极异常时可引起心电图ST段抬高。其ST段抬高在J点上抬高[1]。特点是:除aVR、V1导联以外的所有常规导联均出现ST段抬高,弓背向下;无病理性Q波;无Q-T间期延长;心肌酶学正常;常有QRS低电压及窦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

  2.3  室壁瘤  由于心室壁运动不正常,导致ST段持续抬高。一般认为心肌梗死后ST段抬高≥0.3mV,持续3个月以上,可以诊断为室壁瘤[2]。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室壁瘤占66.7%,其他部位心肌梗死占33.3%[3]。超声心动图或左室造影可明确。

  2.4  心肌病  为继发性ST段改变,是由于心室壁扩张或心肌肥厚,室壁运动异常,导致心肌复极顺序异常[4]。其心电图特征为异常Q波和ST段上抬多出现于Ⅱ、Ⅲ、aVF、V3~5导联,且短期内无动态变化,心脏超声检查可明确。

  2.5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由于病毒直接侵犯心肌及心肌内小血管,或由免疫机制产生心肌损伤。也可能是由于心肌炎后释放少量血管活性物质,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所致[5]。心电图可有病理性波Q波、ST段抬高及R波减低。心肌酶学增高,临床表现酷似心肌梗死,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常有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6  急性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时,肺动脉压力突然升高,右心室心肌做功和耗氧增加,主动脉与右心室压力阶差缩小,冠状动脉灌注下降;另外,急性肺栓塞时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释放出大量血管活性物质,如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使肺血管收缩,在冠状动脉局部转化为内皮素的量也明显增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心肌缺血[6]。患者常伴胸痛,图中可见V1~3、V3R~4R、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并且常呈现SⅠQⅢTⅢ波形,应与急性心梗鉴别。常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史、长期卧床史或手术史。试验室化验D-二聚体明显升高,肺通气灌注扫描和螺旋CT肺动脉增强扫描可确诊。

  2.7  早期复极波  是由于心室某一部分在整个心室除极尚未结束之前,提前发生复极所致。临床上被认为是原发的、良性的[7]。以R波为主的导联J点抬高;从J点开始ST段呈斜型向上抬高,T波高耸;QRS波下降支挫折;运动后J点下降,ST段可回到等电位线。多见于健康青年人,无任何临床症状,无需特殊处理。

  3  结论

  除急性心肌梗死外,多种病因都可能引起ST段抬高,临床医师遇到ST段抬高时,应行动态观察心肌酶学、心电图并结合心脏超声、冠脉造影等辅助检查,及时做出诊断和处理。避免误诊误治。


责任编辑:李杏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86.com/xnxg/20110307/353221.html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

-->
医网首页 | 就医指南 | 疾病大全 | 女性健康 | 男性健康 | 健康图库 | 母婴保健 | 健康新闻 | 两性保健 | 老人健康 | 专家问答 | 防辐射 | 生男生女 | 妊娠纹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_医网_医疗门户网站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有误。
2.如果您不能确认您输入的网址,请进入 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医网为您准备精彩内容,希望您能喜欢
就医指南 疾病大全同时上线!
是谁拉响了你的“白带警报”
参与用户调查 医网大礼抱回家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