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凝血因子ⅩⅢ缺乏的基因分析
医网摘要: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是一类单基因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发病率较低,但患者自幼患病,终生受累,危害性极大,更严重的是可以传给后代。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是一类单基因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发病率较低,但患者自幼患病,终生受累,危害性极大,更严重的是可以传给后代。通过对此类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进行研究,有助于确定诊断、有效治疗和优生优育,而且能够为深入认识相关凝血因子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线索。同时,研究不同的基因突变所引起的临床表型差异及其现有的凝血理论间的矛盾也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对机体止凝血机制的认识。 目的分别对5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Ⅴ(coagulatin factorⅤ, FⅤ)缺乏患者进行基因分析和家系调查,鉴定导致FⅤ缺乏症的基因突变。 方法采用一期法检测血浆FⅤ活性,ELISA法检测血浆FⅤ的抗原含量,PCR法扩增FⅤ基因的2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DNA测序并与Genebank比对以确定基因异常,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或直接测序患者直系家属及正常人相应的等位基因。分子建模分析突变对整个分子空间结构的影响。 结果5例患者血浆FⅤ活性和抗原含量均明显降低,基因分析共发现6个致病突变, 3个是新鉴定的突变位点,其中一个为国际上首次报道的位于B区的错义突变。病例1在FⅤ基因23外显子存在G69969T纯合突变,导致导致2079Gly→Val;病例2由13外显子双杂合突变所致,其中一突变G45533A导致712Arg→Ter,另一突变位点C45366T导致656Cys→Tyr,通过建模分析发现突变后不能与575Cys形成稳定的二硫键;病例3的13外显子存在C46253T的纯合突变,导致952Arg→Cys,该突变是国际上首次报道位于B区的错义突变。病例4的13外显子存在C46796T纯合突变导致1133Arg→Ter。病例5经检测在3外显子存在G16088C纯合突变,导致68Asp→His,这也是一个新的突变位点,分子建模分析发现该突变导致分子稳定性降低。通过对直系亲属和正常人相应的等位基因进行扩增测序或PCR-RFLP分析证实了新的突变不是基因多态性所致。 结论G69969T、G45533A、C45366T、C46253T、C46796T及G16088C均可导致FⅤ抗原含量的降低,引起遗传性FⅤ缺乏。
责任编辑:Adolph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86.com/xy/20110426/363698.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