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 > 血液疾病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治疗与概述

医网摘要:预防和控制感染:注意营养,给予足够维生素,必要时可试用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以提高抵抗力。注意口腔及皮肤护理。对合并感染者应采取有力抗生素控制。

  成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0×109/L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由于在多数情况下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因此白细胞减少症通常是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1.5×109/L);当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0.5×109/L)甚至完全缺如,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1.病因与发病机制

  1.1粒细胞生成减少

  (1)肿瘤浸润骨髓、骨髓纤维化和肉芽肿时引起骨髓萎缩。

  (2)药物毒性作用抑制骨髓造血:常见于抗癌药,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氟脲嘧啶、长春新碱、白消安、阿霉素、6—巯嘌呤、甲氨喋呤等。有些通过损伤定向干细胞,而致粒细胞减少,如阿糖胞苷作用于细胞S期(即DNA合成期),抑制DNA聚合酶,阻断二磷酸胞嘧啶核苷转变为二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从而影响DNA的合成和复制,使粒细胞生成受到抑制;烷化剂类抗癌药结构中的羟基可破坏细胞核中DNA的结构和功能,使细胞分裂停止,并能与分裂细胞和静止细胞的DNA产生交叉联络。苯妥英钠、甲氨喋呤、磺胺药大剂量给药时可阻碍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而致病。抗甲状腺药物,噻嗪类等均可抑制DNA合成而致本病。

  (3)无效性粒细胞生成:见于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时,多伴有红细胞及血小板生成减少。也可见于MDS病人。

  1.2粒细胞破坏加速

  (1)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脾功能亢进、Felty氏综合症、红斑狼疮等伴有脾大时,中性粒细胞减少主要是脾内网状-巨噬细胞对中性粒细胞破坏过多所致。

  (2)免疫性:患者体内存在抗白细胞抗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同族免疫性新生儿粒细胞减少症:母体内IgG型抗白细胞抗体经胎盘进入胎体,附着中性粒细胞,使之易被网状-巨噬细胞所吞噬而致。

  ②药源性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常见于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磺胺药等。按作用方式可分4种:A.自体抗体产生:多见于冬眠灵、氯噻嗪和奎尼丁,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与粒细胞膜结合,激发自身抗体;B.半抗原型:药物吸附在中性粒细胞表面产生抗细胞抗体,如复方氨基比林作为半抗原进入机体,与蛋白质结合成为全抗原而具有抗原活性,在体内产生抗体,抗原抗体反应而致病;C.蛋白载体型: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进而吸附于粒细胞,构成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粒细胞抗体;D.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型: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M,IgM与药物结合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吸附在粒细胞表面一起损伤。

  ③特发性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无确切原因解释粒细胞减少。

  ④继发性粒细胞减少:见于病毒感染、胶原血管病、淋巴增生性疾病等。

  1.3粒细胞减少分布异常

  循环池内粒细胞迁移至边缘池,使粒细胞计数降低。注射肾上腺素后可恢复正常。多与过敏、病毒血症、溶血或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又称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1.4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与遗传因素等有关,呈家族性分布。

  2临床表现

  (1)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出现疲乏、头痛、头昏、经常感冒或伴其他感染如口腔炎、中耳炎、肺炎等。白细胞计数多在2.0~4.0×109/L之间,粒细胞计数在0.5~1.5×109/L之间,另伴有原发病的表现。

  (2)粒细胞缺乏症:起病急,短期内大量白细胞破坏,表现为寒战、高热、大汗等,伴有极度乏力不适。中性粒细胞<0.5×109/L,在口腔、咽喉、直肠、阴道等处坏死性溃疡,易形成脓毒血症,可有淋巴结肿痛、肝脾大,预后不良,死亡率高。其原因多为药物引起,应注意预防。

  3诊断依据

  (1)有诱因和典型临床表现。

  (2)外周血白细胞<4.0×109/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为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为粒细胞缺乏症,血色素及血小板正常。骨髓检查:粒系增生减低或成熟障碍, 粒细胞有变性改变,如中毒颗粒及空泡形成等。红系及巨核系大致正常。

  4治疗

  (1)祛除病因:明确原发病和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为药物所致者,应立即停药。

  (2)预防和控制感染:注意营养,给予足够维生素,必要时可试用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以提高抵抗力。注意口腔及皮肤护理。对合并感染者应采取有力抗生素控制。

  (3)刺激白细胞生长药物:①碳酸锂20~30mg,口服,每日3次,连用4~6周,如有效,维持1月,再逐渐减量;肾病、心衰、甲状腺疾病及正在使用利尿剂者不宜选用。②粒细胞或粒巨细胞生长因子:仅适用于严重粒细胞缺乏病人,如细胞毒药物所致者。③利血生、氨肽素、肌酐、鲨肝醇、升白胺等均可选用。④中药对治疗慢性粒细胞减少有用,常用健脾、益气、补血的中药,如人参、黄芪、当归等。对放射线和药物所致者,可用血苏汤:小枣40g,黑豆30g,柏叶30g,枸杞12g,骨碎补10g,党参10g,当归6g,天冬6g,冬瓜子6g,黄芪6g,甘草6g,乳香1.5g,水煎服,分2次/日。刺五加胶丸、虎杖、茜草等单用也有一定疗效。

  (4)免疫抑制剂:确诊为免疫性者,可用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因可抑制机体抵抗力,应慎用。

  (5)脾切除:适用于伴明显脾大、脾功能亢进者。

  (6)理疗:艾灸大椎、脾俞和足三里三穴,每日1次,若配合穴位注射,效果更好。穴位注射:维生素B1250~100ug,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左右交替。氦-氖激光照射上述三穴也有一定疗效。

  5预防

  (1)医生要严格掌握细胞毒药物适应症和用药剂量。

  (2)在工农业生产中,做好防护措施,尽量减少与农药及含苯、氯、氟等毒物接触。减少与放射性物质接触等。

  (3)对高危人群定期检查,做到早期治疗。

  (4)对慢性粒细胞减少病人,要加强护理,预防感染,以降低其危害。


责任编辑:Adolph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86.com/xy/20110531/370536.html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

-->
医网首页 | 就医指南 | 疾病大全 | 女性健康 | 男性健康 | 健康图库 | 母婴保健 | 健康新闻 | 两性保健 | 老人健康 | 专家问答 | 防辐射 | 生男生女 | 妊娠纹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_医网_医疗门户网站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有误。
2.如果您不能确认您输入的网址,请进入 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医网为您准备精彩内容,希望您能喜欢
就医指南 疾病大全同时上线!
是谁拉响了你的“白带警报”
参与用户调查 医网大礼抱回家
  • 1
  • 2
  • 3